新闻资讯

NEWS

新闻资讯
  • 【新闻资讯】 斩获国际金奖|南大eDNA团队亮相香港Techathon+ 2025国际比赛

    2025年1月15日至19日,由香港科技园联合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13所院校共同主办的年度创科盛事「Hong Kong Techathon+ 2025」顺利举行。本次活动不仅吸引了香港本地和大陆团队,还迎来了来自美国、马来西亚、台湾、澳门、泰国、新加坡、巴西及葡萄牙地区的创科团队。活动共汇聚1,800名参赛者,组成380支队伍同场竞技,争夺百万港元种子基金及孵化支持。图1Hong Kong Techathon+ 采访合影本次比赛中,南京大学初创团队易基诺科技项目“High-Resolution eDNA Biodiversity monitoring”脱颖而出,荣获香港非

  • 【重要会议】 2024年江苏省环境科学学会生物多样性保护专业委员会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召开

    为推广先进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技术和理念,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与应用成果的深度交流,12月28日上午,江苏省环境科学学会生物多样性保护专业委员会在南京扬子江生态健康平台顺利召开学术研讨会。来自南京大学、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江苏省环保集团等21个单位30多位专委会成员参与研讨,围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新技术、新装备和新应用等内容进行深入交流。会议邀请江苏省环境科学学会理事长于红霞和江苏省生态环境厅自然生态处三级调研员殷宝生出席会议并讲话。研讨会上,省生态环境厅自然生

  • 【生物多样性案例】 基于环境DNA监测海洋灾害物种——以海月水母为例

    近年来,我国沿海生态灾害频发,包括赤潮、绿潮、水母爆发和外来种入侵等,通常是由一种或多种海洋生物短时间数量增加引起。2009-2014年,河北秦皇岛至辽宁绥中沿岸海域已连续6年发生赤潮。赤潮区域内的海水变得浑浊,呈现出黄绿色,水体的溶解氧含量处于较低水平,影响扇贝的饵料生物——硅藻和甲藻的生长,继而导致养殖的扇贝出现生长停滞的状况,对海水养殖业构成严重危害。而独角裂孔苔虫,萨氏膜孔苔虫等外来物种,也影响了藻类、贝类的采苗和养成。灾害物种监测面临着诸多挑战,灾害物种的爆发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预见性,一旦爆发,迅

  • 【新闻资讯】 易基诺科技亮相太湖流域水治理国际会议,共筑绿色水生态

    11月13日,备受瞩目的太湖流域水治理国际会议在无锡市盛大开幕。本次大会由水利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河湖管理司、中国水利学会、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无锡市人民政府以及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联合指导,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主办。大会紧扣当前水利治理管理的新要求,以“践行新发展理念、推进流域水治理现代化”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千余位顶尖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流域水治理的未来之路。大会全面展示了太湖流域水治理的实践成果和成效,并分享国际国内先进的经验和技术成果,同时搭建了太湖流域水治理全过程

  • 【新闻资讯】 国际合作|易基诺与国际团队共同推动环境DNA技术在韩国的应用

    2024年9月20日,韩国首尔国立大学Jongseong Kim教授带领团队主要成员来华访问与交流,特在南京师范大学海洋学院开展学术讲座,讲座主题为“Marine Macrozoobenthos in Korea:Biodiversity,Threats, Management”(韩国海洋大型底栖生物的多样性、威胁和管理)。图1会议海报Kim教授在会上详细介绍了韩国海洋大型底栖生物的多样性现状、深入分析了当前面临的威胁以及对应的管理策略,并强调海洋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的重要作用。此外,教授还特别分享了韩国在滩涂和海洋保护区管理方面的创新举措以及黄海生态系统研究成果。图2 会议现场会后

  • 【新闻资讯】 团队多款环境DNA产品亮相江苏产学研合作对接大会

    2024年9月,团队受南京大学双创办邀请参加江苏省科技厅主办的第三届江苏产学研合作对接大会,展示多项环境DNA前沿科技成果。专业化环境DNA富集器、水环境过滤仪、在线自动采集仪、环境DNA大数据分析软件系统等产品的首次亮相,获得了行业合作伙伴与客户的高度认可。环境DNA技术从根本上摆脱了传统生物监测“费时、费力”的标签,在应对生物多样性监测、水生态健康评估与诊断等难题时,显示出高通量、高精确度、高效便捷的突出优势。1.环境DNA富集技术的创新针对环境中稀有物种DNA含量低、检测难的难题,团队自主研发了“多维环境DNA富集”

  • 【新闻资讯】 浙江环境DNA标准实验室建成记

    浙江省政府高度重视生态保护和科技创新,2020年,时任浙江省生态环境厅王以淼副厅长带队来南京考察环境DNA技术,并与南京大学环境学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浙江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作为技术示范单位,率先应用环境DNA技术开展全省鱼类调查,并将环境DNA技术纳入每年的全省重点流域调查中,成功构建了浙江省鱼类分布地图。

  • 【生物多样性案例】 环境DNA技术发现潜在鱼类产卵场

    2024年3月28日,南京大学、扬子江中心生态健康团队在执行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太湖水生态及藻类连续观测项目中,通过环境DNA技术发现,太湖渔洋山、小梅口、东西山铁塔位点存在极高浓度的太湖新银鱼DNA,其DNA占比超过90%,这表明该区域有大量银鱼聚集,考虑到当前正值银鱼的繁殖期,该区域很有可能是银鱼的产卵场。

  • 【新闻资讯】扬子江生态健康平台助力江西省打造专业化环境DNA技术团队

    为完成水文服务“三张名片”的提档升级,推动环境DNA在江西的业务化应用,7月9日-7月12日,江西省水文监测中心组织省内各流域下属单位开展标准化环境DNA生物多样性监测技术培训,南京扬子江生态文明创新中心生态健康平台为本次培训提供技术支撑。本次培训包括理论和实操两部分。7月9日上午,扬子江中心生态健康平台研发总监孙晶莹首先为学员介绍了环境DNA的技术原理、操作流程、质量控制和环境DNA宏条形码数据分析原则等基础知识,带领大家系统学习了3项环境DNA团体标准,内容丰富,专业性强,让大家充分认识了环境DNA技术的优势和特点。

  • 【新闻资讯】 战略合作丨易基诺携手华大智造,共同推动环境领域的应用拓展与技术创新

    2024年6月28日,在南京扬子江生态文明创新中心推动下,南京易基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易基诺”)与华大智造达成战略合作,共同促进生态环境监测领域的技术革新。会议特邀江苏省环境科学学会秘书长陈乐、扬子江生态文明创新中心科技发展部、公共平台部部长陈讯、扬子江生态文明创新中心生态健康平台首席科学家张效伟教授出席本次会议。易基诺副总经理王志浩与华大智造副总裁、中国区总经理彭欢欢作为双方代表签署协议。

  • 环境DNA科学之旅再出发:幸福明湖水文化科普活动(二期)

    正值全国科技活动周,由明湖建设管理服务中心主办,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南京扬子江生态文明创新中心生态健康平台等单位协办的幸福明湖水文化科普活动(二期)于2024年5月31日在滁州明湖公园举办,30余位明湖小学师生受邀走进滁州明湖公园,开启了一场趣味横生的水文化科普研学之旅。

  • 【6.5环境日】 环境DNA公民科学助力雄安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

    2024年6月5日是第53个世界环境日,生态环境部发布今年环境日主题为“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6月5日下午,雄安新区生态环境监控中心联合南京扬子江生态文明创新中心生态健康平台顺利开展白洋淀环境DNA生物多样性调查公民科学活动。

共有3页首页上一页123下一页尾页
技术支持: 365网媒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