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NEWS

详细内容

【生物多样性案例】 环境DNA技术发现潜在鱼类产卵场

编辑:李安娜 陈稀

 

2024年3月28日,南京大学、扬子江中心生态健康团队在执行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太湖水生态及藻类连续观测项目中,通过环境DNA技术发现,太湖渔洋山、小梅口、东西山铁塔位点存在极高浓度的太湖新银鱼DNA,其DNA占比超过90%,这表明该区域有大量银鱼聚集,考虑到当前正值银鱼的繁殖期,该区域很有可能是银鱼的产卵场。

图1.jpg 

图1 太湖湖体重点点位太湖新银鱼相对丰度

 

图2.jpg 

图2 太湖新银鱼物种图片(引自网络)



太湖新银鱼(Neosalanx taihuensis)隶属于胡瓜鱼目(Osmeriformes)银鱼科(Salangidae)新银鱼属(Neosalanx),主要分布在黄河、淮河和长江中下游及其附属湖泊,是我国特有的银鱼种类,营养丰富,经济价值较高。该鱼为一年生小型鱼类,3月下旬开始成熟产卵,产卵后即死亡,其生长速度快、世代离散,对环境变化比较敏感,种群易于波动。

本次调查共布设22个点位,实现了对太湖全湖均匀覆盖。为保证监测的准确性,每个点位采集5L水样,3个平行,使用三通道水环境过滤仪和一体化富集器进行过滤,过滤后加入eDNA Later常温运输至实验室,利用环境DNA快速提取试剂盒(MT059)提取环境DNA,采用12S引物和鱼类多样性试剂盒(BF03048)进行PCR,利用lon Torrent平台进行高通量测序,最后利用EcoView软件进行自动化环境DNA数据分析,获得每个样本的物种组成。

 

图3.png 

图3 环境DNA精准生物监测流程



银鱼作为“太湖三白”之一,是太湖的重要种质资源,近年来,受围湖造田、过度捕捞、环境污染和生境破碎化等多种不利因素的影响,我国的银鱼天然资源急剧衰减,分化范围显著缩小,个别物种渐危,银鱼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威胁(李大命等,2022)。保护太湖新银鱼的产卵场地,维护太湖生态稳定尤为重要。本次调查结果可为合理制定太湖渔业管理和保护措施提供有效支撑。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环境DNA技术研究,为生态保护与管理事业提供更多、更好的技术支持。


图4.png 

图4 环境DNA样本采集

 


技术支持: 365网媒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