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NEWS

详细内容

【重要会议】 2024年江苏省环境科学学会生物多样性保护专业委员会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召开

为推广先进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技术和理念,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与应用成果的深度交流,12月28日上午,江苏省环境科学学会生物多样性保护专业委员会在南京扬子江生态健康平台顺利召开学术研讨会。来自南京大学、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江苏省环保集团等21个单位30多位专委会员参与研讨,围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新技术、新装备和新应用等内容进行深入交流。会议邀请江苏省环境科学学会理事长于红霞和江苏省生态环境厅自然生态处三级调研员殷宝生出席会议并讲话。


image.png 


研讨会上,省生态环境厅自然生态处三级调研员殷宝生首先做开场致辞,表示专委会秉承为全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支撑的理念,积极推动环境DNA、人工智能、视频监控等新技术新装备在生物多样性调查中的应用,提升了全省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水平当下江苏省正在有序开展第二轮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希望专委会能针对本轮调查提供建设性建议,进一步提升调查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明确调查的新增量,让调查能真正达到保护的目的。


image.png

 

专委会副主任凌虹的主持下,张效伟主任11位专家分别进行了生物多样性新技术、新装备、新应用介绍,分享了环境DNA精准生物监测、AI智能识别、自动红外相机和遥感技术在鸟类、两栖、鱼类等生物类群的监测的最新进展,展示了环境DNA在线自动采集仪、全自动环境DNA处理工作站和环境DNA大数据智慧分析系统等重点装备,为生物多样性监测能力提升及观测网络构建提供了新思路。专委会随后就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新方向、新思路、新要求以及未来的工作内容等进行研讨。

江苏省环境科学学会理事长于红霞讲话中提出新技术、新装备要能够为生物多样性监测管理服务,要与传统技术协同发展她建议,开展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尤其要注意生物调查的规范化操作,要进一步完善技术培训,强化科普宣传与教育;她希望各方加强联系,为全省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建言献策,持续推动政策落地与实施,助力美丽中国建设。


image.png

 

此次会议专委会成员献策献力,入探讨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监测方法的优化、标准制定与监测体系的构建以及科研成果的应用推广等重要问题管理部门了解生物多样性保护技术、更好地开展第二轮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撑

 

如您也有环境DNA生物多样性保护需求

欢迎与我们联系

400-025-0980

撰稿/编辑:李安娜

审核:杨江华

 


技术支持: 365网媒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