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NEWS

新闻资讯
  • 【重要会议】第四届"环境DNA与生态健康评估"学术研讨会于南京顺利召开

    2023年5月5日至7日,由南京大学、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和环境科学学会青年科学分会等单位主办的第四届“环境DNA与生态健康评估”学术研讨会于江苏省南京市顺利召开。来自国内外100多家单位的近300位学者、学生荟聚金陵,参加了本届环境DNA理论与技术培训和学术研讨会。大会开幕式由中国环境监测总站金小伟研究员主持,江苏省生态环境厅生态环境监测处副处长王春致辞。研讨会围绕环境DNA生物监测技术与生态系统健康相关研究热点、难点问题和应用发展前景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的探讨。

  • 3项环境DNA团体标准获批发布——提出淡水生物环境 DNA 监测与评估技术体系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发布了新年(2023年)第1-3号标准公告,公布了环境DNA(Environmental DNA,eDNA)生物监测与评估的3项技术标准,于2023年1月4日起正式实施,具体包括:1)《淡水生物DNA条形码构建技术规程》(T/CSES 80—2023)2)《淡水生物监测 环境DNA宏条形码法》(T/CSES 81—2023)3)《基于环境DNA的淡水生物评价技术指南》(T/CSES 82—2023),该标准体系于2020年立项建设,由南京大学作为牵头单位,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浙江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河南省生态环境监测和安全中心、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昆明学院和南京易基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为参与单位共同编制。

  • 【重要会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长江水生态系统重要指示种及生态系统健康评估》项目启动暨实施方案论证会在南京顺利召开

    2023年3月10日,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长江水生态系统重要指示种及生态系统健康评估》项目启动暨实施方案论证会于南京顺利召开。项目启动会由南京大学科技处副处长花铭教授主持,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联动方式,邀请来自科技部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生态环境部监测司、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江苏省生态环境厅等单位的15名领导与专家参与讨论,讨论环节由南京大学科技处花铭副处长组织。

  • 【科技通讯】 湿地“生态基因组学”:新一代湿地生物多样性和功能评价方法

    国际上《拉姆萨尔湿地公约》已将2400多个湿地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总面积超过250万平方公里。公约以“湿地保护”和“明智利用”(wise use)为原则概述了若干战略与决议,包括“湿地清查与评估”、“全球湿地信息”、“湿地科学管理”、“湿地恢复”、“外来入侵物种控制”等。我国于2022年6月1日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简称《湿地保护法》),使得维护湿地生态功能及生物多样性有了确切的法律依据。

  • 【科技通讯】公民科学和环境DNA结合:研究地下水生物多样性

    地下水是物理意义上最大的淡水生态系统,但是因为缺乏相应的监测方法,地下水系统也是地球上被探索最少的栖息地之一。本研究基于双重方法,探索了地下水的生物多样性。首先,使用公民科学与市政供水商合作,在春季使用流域箱进行采样(地下水生物)和DNA条形码检测。其次,在每个地点收集4组10L水样用于环境DNA(eDNA)检测。通过两种方法的结合发现,不同的端足目物种对应着环境DNA数据集的不同序列,且端足目动物的多样性与各地点地下水生物多样性之间存在明显相关性。

共有3页首页上一页123下一页尾页
技术支持: 365网媒 | 管理登录
seo seo